对于一位丈夫,没有什么比能再亲口对妻子说一句“我想你”更欣喜;而对于一位十几岁孩子的父亲,更没有什么比还能站起来、还是孩子眼里的盖世英雄来得重要。
“砰”的一声巨响,46岁的货车司机李某眼前一黑,就陷入了深度昏迷。随之而来的是与妻女长达近半年“生死未明”的分离,时至2022年春暖花开之际,李某才颤颤巍巍抬起手堵住气切导管,说出了对妻子的第一句话:“老婆,我想你”,让所有在场的人热泪盈眶。这期间,发生了什么事?
“不一定能治好”
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!2021年12月11日,看似寻常的一天,李某的妻子还在计算着过些日子就能迎来丈夫的回归,却怎么也想不到,一场车祸将他们夫妻俩隔在了急救室的两边。
“情况很严重,我当时就说了,不一定能治好!”车祸后,李某在当地医院抢救了4天,情况依然十分危急,被紧急转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(后简称汕大医附一院),急诊科副主任、急诊重症监护室(EICU)副主任陈永如诊断后说,“我们判断他肚子里面埋了很多‘雷’,稍有不慎便会爆雷!”此时的李某脓毒性休克、肠瘘并腹腔感染、吸入性肺炎,贫血,心、肺、肝、肾等多脏器功能不全,肋骨、股骨等多处骨折.......可谓一只脚踩在了死亡线上。陈主任如实向家属介绍了患者的状况,并建议送往广州等大城市医院救治,成功率会更高!
当“生的希望”与“死的悲痛”同时摆在面前,人们总会忍痛为前者努力,这或许便是“坚强”的含义。这本是一个幸福的小家庭,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活泼可爱,日子虽不富裕但也过得安逸,却被一场意外打碎了。在孩子面前,李某的妻子藏起了自己所有的悲伤和无助,迅速拿定主意:“就在这治!你们是潮汕地区最好的医院,我相信你们!”面对这一份沉甸甸的信赖与托付,陈主任带领EICU团队全力以赴,一边稳住李某的生命体征,一边进行积极的治疗。然而李某情况还是走向了恶化,突发腹腔大出血,仅仅一个早上肚子就如吹气般胀了起来,腹内压高于正常人四倍,床边B超提示腹腔大量积液,伴随血压骤降、气促,患者再次面临生命危机。
“关注的不仅仅是活着”
介入科、胃肠外科、胆胰微创外科一起紧急会诊,医生们预判肚子里的某根血管或者是肠子烂了,“就好比一个坏掉的水龙头,不关上,光出血就够要命的了。”外科大夫们实施了“十二指肠破裂修补+腹腔出血灶缝扎+胃窦隔断+十二指肠减压+空肠造瘘术”,精准截断出血部位及小肠破裂处,防止肠瘘进一步感染影响其它器官。
然而术后恢复依然困难重重,患者此时还是休克状态,贫血兼凝血功能很差,肝肾都不好,仍未脱离危险。EICU团队汇集多个学科的力量,为李某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,患者失血性休克,输血科团队全力支持;CT提示胆囊增大,腹腔包裹性积液,介入科团队实施胆囊造瘘术,在积液区内留置引流管……最棘手的是几次手术导致患者肺部、腹腔重度感染,“一旦感染没控制住,就容易引起全身的器官衰竭。”
事实上,从EICU里侥幸出来可能意味着康复,也可能意味着平复,还可能意味着残复。李某是家里的顶梁柱,带病(残)延年对这个小家庭的打击可想而知,且对于一位父亲,再也不能站起来为女儿遮风挡雨更是不可承受之痛。因此医生们在稳住生命体征的同时,也在竭力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。ICU和药学部集思广益多次调整抗生素方案,对来自各个脏器的不同病菌进行攻克,及时有效地遏制住感染源,同时使用血浆置换+HA380血液灌流清除已产生的炎症介质,预防炎症风暴的产生。炎症风暴一旦启动,患者将面临不可逆的多器官衰竭,因此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必须要前移!“现在我们遇到这些重症的感染,都会考虑用血液灌流来清除。”医者,考虑的不仅仅是让患者活过来,更竭尽所能让患者完好地站起来。
“你全心信赖,我全力以赴”
在与死神拉锯战的过程中,最煎熬的,除了病人,还有陪伴他们的家属。在家属筹措款项未到位之前,汕大医附一院EICU团队秉持以患者为先的理念,并未放弃对李某的抢救,仪器一个接一个地在患者身上“游走”,电脑上显示的每一个数据,都关乎这条尚在壮年的生命。过程中医护们的尽心尽力深深感动了家属,李某妻子送来了一面特殊的锦旗。“治愈后送锦旗是常有的事情,但当天患者情况还在波动就送来了,我就很感动,”陈主任说,“家属坚持要送,说看到了整个医护团队的努力,就算好不了这个旗子也要送出来。”
最让人感动的,莫过于“你全心信赖,我全力以赴”的医患之间的信任。在这场持久战中,因疫情原因家属不能到床旁陪伴,医护们特地准备了一支录音笔,让李某妻女、兄弟姐妹全部录音然后在李某耳边一遍遍播放,激发患者求生欲鼓励他坚持下去。潮汕人新年有送一对大桔拜年的风俗,表示大吉大利,大年初一陈主任自掏腰包给每位患者包括李某床头放了一对大桔,希望大家快点好起来,那一天,冰冷的病房显得特别温暖。
“我要站起来拍照”
随着2022年春天的来临,李某逐渐好转。因为长期卧床,导致李某肢体和呼吸肌无力,康复医学科和营养科团队为他进行了肢体康复锻炼及营养调理。EICU团队特地给李某安排了一个靠窗的床位,初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撒进来,入眼是怒放的金凤花,更让李某惊喜的是,窗外传来了分离将近半年的妻子关切的呼唤。医护们轻轻地鼓励道:“你老婆就在窗外,你想跟她说话,把手抬起来堵住气切口就可以了。”几十秒后,李某的手哆哆嗦嗦地抬了起来,来到肚子、胸部,最后停在气切导管上,说出了将近半年来对妻子的第一句话:“老婆,我想你。”这一句话,让所有在场的医护及看到视频的家属都热泪盈眶。
历时四个多月,李某病情好转康复出院。EICU科室门口,他们留下了一张合照,照片上的李某拄着拐杖,脸上洋溢着希望与笑容。事实上,当天李某还是坐着轮椅由家属推着过来的,但拍照的时候他不顾医护和家属的劝阻,坚持要站起来。这是一位躺了半年的壮汉对“还能够站起来”的庆幸与感恩,亦是对汕大医附一院EICU团队最好的赞誉。“没有锦旗,没有鲜花,也没有感谢信,但却是最能打动我的一张照片,”陈主任说,“拍完照我立刻就把照片发到群里跟大家说,看,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。”
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,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在EICU重获新生。但救治不是冷冰冰的技术行为,还要综合考虑病人的预后,保命是基本要求,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的未来着想,“救命的同时还要救未来”,是EICU医者的用心。
云南信息网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 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Copyright © 2012-2019 云南信息网 http://www.cjlmc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