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
王永顺
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
王永顺,1954年出生于云南昆明。现为云南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云南油画学会会员、昆明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昆明风景画学会会员。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张越:您在早期时代,面对材料、工具和专业书籍的匮乏,您是如何克服困难并进行临摹大师作品的?这个过程对您的艺术创作有哪些影响?
王永顺:绘画对我来说,开始于不知终点的孤跑。之所以称之为孤跑,是当时社会环境决定的:没有书读,自己又不甘堕落,不甘平庸,才选择了绘画这条路。经历多年,发觉这条路没有尽头,特别是像我这种业余爱好者,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,还要抽时间画画,好难。
《江边》95x150cm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张越:您曾经形容自己的艺术之旅为“不知终点的孤跑”,能否分享一下这个形容的具体含义和背后的心路历程?
王永顺:那时的绘画资料极度匮乏,甚至还被打上“封、资、修”的烙印。要找到一张名作复制品是多么的不容易。我千方百计找来零碎画页,如饥似渴地临摹着,欣赏着。大师们对人对景的描写,一次次地深深打动着我。悉心临摹他们的作品,仿佛触摸到了他们的灵魂深处,他们对大自然的真诚呼唤发自内心,这种感觉久久地萦绕着我,挥之不去。当时我就暗下决心,我以后也要画这样的画。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张越: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必然要求民族文艺事业的崛起、美术事业的全面进步,作为这一伟大事业中的一名实践者,您觉得美术、美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?
王永顺: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不能是一句空话,徐近平主席的:“以人民为中心”更是要落到实处。我作为一名拥护者、实践者,要自觉紧扣时代的脉搏,以饱满的热情,尽力创作能够激励民众向前向上的好作品。
《蝴蝶兰》 60x50cm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张越:请谈一谈您如何思考和贯彻“深入生活,扎根人民”?
王永顺:一副好画必须要生动感人,耐人寻味。这种生动性就来源于深入生活,扎根人民!要下大血本,花大力气,与人民同甘共苦,才能换来第一手珍贵资料。而闭门造车,靠几张图片冥思苦想,这样出来的作品,只会流于肤浅,模式化,概念化。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张越:你怎样理解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?在全球化语境中,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问题?
王永顺:每一个画家面临的问题都是怎样创新,如何突破传统。我的理解是:创新不能刻意追求!你只要用心去经营自己的画面,使画面的环境、情绪、色、光与你的初衷相吻合新自然就岀来了。
《画友母亲肖像》80x60cm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张越: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、语言、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?
王永顺:我记得中国画家里有一句名言:笔墨当随时代!我希望我的作品里也能让观众明显地感受到一种隐隐约约的时代感。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张越:对您个人未来的创作,您有什么样的期盼和思考?根据您的生活经历,对我们国家的美育工作有什么样的建议?
王永顺:我希望我未来的作品,更加充满阳光,充满生活气息,能够激励民众对明天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!
云南信息网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 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Copyright © 2012-2019 云南信息网 http://www.cjlmc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