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-6岁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龄。而2011年有统计显示,我国6岁以下留守儿童人数超过两千万。而相对大龄留守儿童而言,6岁以下留守儿童(可称为留守宝宝)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,更容易被忽视。

贵州锦屏县一个年糕妈妈公益绘本点。
为此,2018年5月起,年糕妈妈启动“绘本微光”公益计划,通过图书的捐赠、玩教具捐赠等方式,为6岁以下留守宝宝的童年增添了一抹色彩。自2018年起,年糕妈妈已在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西、山东、浙江等地50个乡村幼儿园捐建绘本点。合计捐出绘本25000多本,惠及4400多个山村宝宝。而这些宝宝中,一半以上都是留守宝宝。

河南滑县留古镇付村小学附属幼儿育“年糕妈妈公益绘本点”,孩子们上阅读课。
如今,项目启动已经3年多,那么,公益绘本对受捐幼儿园的孩子们起了什么作用?
我们对部分公益绘本点的幼儿园老师进行了采访,发现绘本对于孩子,尤其是对于留守宝宝的帮助是全方位的。
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儿童心理学专业,承担了效果测评工作。该学院博导、教授刘国雄先生表示,经过了一年多的科学测评,研究组发现,绘本和玩教具给孩子带来的改变是全方位的,孩子的专注力、自控力、语言能力、理解能力和社会秩序感有了明显提升!
午饭后午睡前,是孩子们集中读绘本的时间

天还没冷下来的时候,绘本点小朋友有时候就这么看书
老师说,孩子们抖音快手看了不少,但大多没见过绘本,村里的图书室都是密密麻麻文字的大人书。第一次看到绘本时,孩子眼里逐渐放光,那种表情变化,让人感动。
大部分的绘本点,建在乡村幼儿园,老师非常忙,所以一般是早上刚到学校,以及中午吃完饭半小时(这个时候,老师们忙着打扫收拾饭桌、餐具),让孩子们自己去绘本角看绘本。在没有绘本前,孩子们是打打闹闹,有了绘本以后,就安静了许多——大部分孩子,会拿个绘本,安安静静地坐在小凳子或者地上看。

云南德宏州瑞丽市勐典村勐秀乡中心小学内学前班的绘本点
公益绘本效果一:
留守宝宝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
我们的绘本中,相当大一部分,是温情方向的绘本,希望让留守宝宝感受到爱(给不了孩子真实的爸妈,我们能力所及的,就是这个了)。
比如《猜猜我有多爱你》、《魔法亲亲》、《好啦好啦》、《小熊和最好的爸爸》这些绘本,是最受欢迎的。孩子们抢着看翻,看绘本里爸爸、妈妈和宝宝那种亲密的爱的画面,也会缠着老师一次次给讲。
其中有一个安徽的小女孩,妈妈精神不大正常,爸爸常见在外,平时奶奶带着。她最喜欢《好啦好啦》(也是讲小熊和爸爸相亲相爱的故事)每次老师讲的时候,都会紧紧地依偎着老师。
这个女宝宝,以前特别爱哭,现在就好很多了,胆子大了,会主动跟老师说想听某个绘本故事。


以上两图:江西吉安万安宝山小圣士幼儿园的年糕妈妈公益绘本点,下图是练诗谣小朋友,酷爱读绘本,成了老师上阅读课的小助理,经常给大家读绘本故事。
公益绘本效果二:
留守宝宝语言能力、社交能力大大提升。
有一些是情节、故事类型的绘本,也很受孩子欢迎。
孩子原先不大爱说话,特别喜欢哭。有了绘本以后,小家伙自己在角落里安静能看上很久。然后看了绘本,有时候就自己叽叽嘎嘎地说,先是回家给大人讲,说爷爷奶奶今天我知道了一个故事。然后,给玩得好的小朋友讲。后来,老师就让她给全班小朋友讲。这孩子,现在能讲七个童话故事,现在是班上的小明星。
公益绘本效果三:审美力的提升
再一个是,是审美力。
精品的绘本,那些美术设计是非常棒的,现在老师们确信,孩子们天然对美是敏感的。比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那套《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图画书》,绘图是那种热烈淳朴的美,孩子们抢着看。
像丰子恺先生的儿童画绘本,有一个孩子,每次都是看这一本,常常会对着某一页画发呆。然后,画画课的时候,自己拿笔画出来的东西,也有点模样了。
她的老师就觉得,小朋友看到眼里的某一幅画,某一个片段,会不会这个孩子在长大后的某一刻,想起来,并由此感受到一种生命的美好?
公益绘本效果四:
眼界开阔了,知识丰富了
我们,有一类绘本,像《学会爱自己》、《我们的身体》、《我们在这里——一位父亲的地球生活笔记》这些,是讲知识类的。有的偏远山村的留守宝宝,以前喜欢抢手机看短视频(抖音快手),现在能说“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”,“热带森林是地球的肺”,“海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里离太阳最远的”。老师说,当时那种惊喜,真觉得眼前一亮。
公益绘本效果五:
生活习惯变好了,“恐龙让梨”的故事
最后,生活习惯好了,懂礼貌,讲卫生。
还有很大一个绘本类别,是生活好习惯养成的,像《熊猫先生礼仪课堂》,像好习惯优秀传统故事。
以往,饭前洗手,要叫好几遍,现在孩子们自己乖乖地站在水龙头前。有个别孩子不爱洗手,老师会拿绘本里的情节来教育他:“《我爱洗手,细菌赶走》这个绘本是怎么说的啊?”小朋友自己会回答,然后乖乖去洗手了,效果特别好。
有一个孩子的奶奶说,有一次给孩子一个橘子,孩子吃了一半,另外一半就给她吃,以前不是这样的。奶奶就问,这么懂事了?孩子说,老师给讲传统美德的绘本,里面有一个“恐龙让梨”(实际上老师讲的是《孔融让梨》,小朋友还没分清恐龙和孔融的区别,在他心目中,那是一条爱吃梨、但很有礼貌的恐龙),小朋友要礼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