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信息网
云南信息网 > 资讯 >  > 正文

“用泸西话来讲,今年的高考成绩‘板扎’得很!”

2025-08-01 18:02:10  来源: 阅读:-

用泸西话来讲,今年的成绩板扎得很!”谈及2025年高考,云南省泸西县第一中学(以下简称泸西一中)校长陈登章和副校长颜泽兵的语气里满是骄傲。这份 “板扎” 的底气,来自一组数据:全校600分以上学生14人,一年实现近5倍增长;更让人瞩目的是,首届创新英才班两个班级75名学生100%过特控线,为社会各界交出一份满意答卷。

要知道,首届创新英才班招生困难和阻力还是很大的,经过多方努力,我校才艰难地从全县前300名招到75人,组建了两个班级。” 校方管理团队感慨道,在生源竞争激烈的滇南小城,这样的突破绝非偶然——其背后是本地教育深耕和海亮赋能的双向发力。

01百年老校,为滇南学子寻一束光

校园里香樟树又多了几圈年轮,就像这所学校走过的漫长岁月。作为一所百年老校,泸西一中的根脉可追溯至1834年的钟秀书苑,自1929年正式创办以来,“严谨、创新、博爱、奉献” 的教风与 “立志、善思、博学、进取” 的学风便像校训石上的刻痕,深深印在每一代师生心里。

时光河流里,老校也会遇到礁石。几年前泸西一中被双重难题困住——老校区办学环境艰苦、优生生源严重外流。在滇南这片土地上,优质生源被周边多所高中分流的情况一直存在,生源竞争的激烈程度,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真切体会。

陈登章校长常说,滇南的孩子不缺努力,缺的是能让努力更有方向的光。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,有着不同的天赋和潜能。我们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并挖掘孩子们的潜能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发光发热。

转机出现在2022年,在泸西县委、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,泸西一中与海亮教育正式签约,以全新的办学方式进行合作,借助海亮强大的名师团队与丰富的拔尖人才培养经验,突破束缚学校发展的瓶颈。

首届创新英才班组建之初,大家忍不住琢磨:这些孩子未来三年能长成什么样?三年后高考能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?谁也不敢把话说满。但心里的忐忑,没挡住大家往前闯的脚步。因为校方知道,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——他们有着一束光,这束光,是百年校史里以改革求突破,以改革促发展的信念,也是携手海亮后,照进课堂的新光亮。

02引入优质课程,跳出舒适圈

“我校对创新英才班三年培养路径精心规划,高一以学科通识教育为主,高二开设强基课程,高三依托海亮云校卓越课程提升学科素养和备考能力。”陈登章校长分享道,“云校课程以专题形式展开,专门为学生做拔高训练,就是要帮孩子们在学科能力上再上一个台阶。”

优质课程落地,从来不是敲锣打鼓就能成的。校方管理团队专门安排了老师对接设备兼容,哪个教室的设备不匹配,立刻去协调更换;课表调整更是反复打磨,既要保证原有课程不受影响,又要让学生能按时上云校直播课。“最开始真是摸着石头过河,如今两年来,早就形成固定模式了。” 说起这些,校长满是欣慰。

还记得课程刚开始时,有些学生打了退堂鼓。“老师,课有点难,感觉跟不上。” 颜泽兵副校长一听,立马走进教室,站在讲台上跟大家聊:“孩子们,有挑战才有提升啊。优质资源为啥宝贵?就是因为能让你们跳出舒适圈,如果这些内容大家本来就都会,那这课程还有啥意义?咱们得借着这股劲,往上再冲一冲。” 一番话点醒了不少学生,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,每周固定时间的云端相逢已然成为常态。

image.png

03双师同行,把秘籍变成底气

在泸西一中的课堂上,学校跟课老师和云校授课老师就像一双手,紧紧托着孩子们向上成长。高三英语教师安敏莲、数学教师普云宏、语文教师马莎和马丽娟,都是这双 “手” 最有力的指节,他们早已把卓越课程的每个环节刻进了日常:课前发放学习资料、课中同步听课、课后督促落实学生作业,谁的作业没完成,谁的错题没订正,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。

校长陈登章(左一)、副校长颜泽兵(右一)为跟课教师颁奖

普云宏老师反馈“整个学期上下来,云校课程选题紧扣考点,内容贴合学生实际,刘兆老师讲课精彩,总能抓准薄弱点引导思维。我们班有个女生上卓越课后,数学从四五十分提升到高考前110分,对这个进步她自己都很震惊;还有个男生数学底子本就不错,上完课解题能力更全面,成绩从110分稳步涨到130-140分,学生对冲刺名校信心更足了。”

“云校课程与学校课程契合度很高,归纳性很强。”安敏莲老师翻着手里的听课笔记分享道,“王老师对于题型、解题方法的讲解,从总体介绍到具体每一步都很实用,不仅学生受益,我也从中获得备课启发这种师生一起在线充电的共育模式,让云端的优质资源顺着网线流进教室,真正变成了看得见的教学实效。

04开花结果,看见成长的模样

云校老师隔着屏幕传秘籍,本校老师在教室里搭阶梯,而学生们踩着阶梯往上跳,跳得比所有人预期的都高。2025年高考,首届创新英才班全员超过特控线,全校600分以上学子14人,创新英才班就占了10人;多名学子被985院校录取,圆梦南京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山东大学、中山大学等名校。这份成长,在孩子们的讲述里说得更真切。

“高三参与的云校语数英培优课,让我在冲刺阶段找到了精准发力的方向。”提起这段经历,已顺利圆梦电子科技大学的达泽林同学仍能想起课上的场景:“老师带我们层层拆解高考真题与模拟题,从《红楼梦》人物分析到议论文立意挖掘,总结出的‘题干关键词定位法’‘情感递进分析法’等实操技巧,让阅读题不再靠感觉作答。”“老师们虽隔着屏幕,却总能捕捉我们的困惑。这段经历赋予我的不仅是应试能力,更是面对复杂问题时抽丝剥茧的独立思考能力——这或许比分数更珍贵。

被南京大学录取的张桁瑞同学则用云端启智,思维破界来形容这段学习时光。“身处滇南小城,高三的我们曾对‘顶级资源’心怀向往却遥不可及。海亮云校的出现,打破了空间的藩篱。” 在他看来,语数英培优课就像一道光,照亮了他的求知路。

香樟树的影子在公告栏上慢慢移动,高考分数被阳光晒得耀眼。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:有人播撒种子,有人浇灌生长,而那些曾经的期待,终究在盛夏结出了果实。孩子们带着珍贵的成长,走向更远的地方,而泸西一中的教室里,新的光亮还在继续流淌。


推荐阅读: 来源:

相关阅读

图片推荐

潮色叫法 由你做主!欧拉好猫全球 宠粉没商量!欧拉好猫八大色系全球

推荐文章

热门排行